一、案例概况
黑龙江溪水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上甘岭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溪水分公司施业区内,距伊春市区24公里。公园地处小兴安岭腹地,汤旺河的中上游,森林公园所属长白植物系,小兴安岭—老爷岭植物区,森林公园总面积为4580公顷。
近年来,伊春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伊春特指要求,提出了“放大版溪水、缩小版伊春”的发展思路和建设“新溪水”的工作目标。溪水林场坚定扛起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的主责主业,奋力走出一条绿色化转型发展新路。
二、亮点做法
一是充分衔接伊春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紧密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公园总体规划深化成果,构建与溪水公园自然地理格局、资源禀赋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管控分区,精准划定环境管控单元,科学确定单元管控要求。坚持护育并举、绿色发展,将黑龙江溪水国家森林公园划入优先保护单元,要求开展相关活动和设施建设时,不得擅自改变其自然状态和历史风貌。禁止擅自在公园内从事采矿、房地产、开发区、高尔夫球场、风力光伏电场等不符合管控要求的开发活动。
二是合理设定功能分区助力公园产业绿色发展,划定1735公顷生态保育区,占总面积37.88%,将生态保育区以保护修复为主,基本不进行开发建设、不对游客开放,是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存的基地。同时,统筹考虑公园管理、游客游览、游憩服务等方面的地域空间关系和需求,为公园的发展留有一定余地。
![]() |
三、应用成效
一是深入实施森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优质种苗培育力度,建有经营面积达287亩的溪水苗圃,年育苗规模稳定在500万株以上。积极推广轻基质育苗新技术,建立了红松轻基质育苗基地,培育轻基质容器苗100万株,育苗 2年便可上山造林,且可实现春夏秋三季造林。活立木蓄积量达9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4.36%。
二是以红色为主线、绿色为依托,努力将溪水打造成为生态、生产、生活共融的山水田园综合体。2023年,溪水林场接待游客11.7万人次,带动形成溪水农家院一条街,民宿产业集群,林区每户年增收入10万余元。做好山水文章,生态惠民利民为民,老林区正在焕发着青春活力。
四、案例启示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明确了国家森林公园的管控要求,对国家森林公园的绿色转型发展起到了全面的指引作用。下步,持续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严格落实分区管控要求,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提升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利于促进伊春市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报送单位:伊春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