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伊春要闻

来自森林深处的“伊春之味”

日期: 2024-06-21 10:11 来源: 伊春日报社
【字体:

来自森林深处的“伊春之味”

我市在全省率先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综述


友好蓝莓产业园区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将园区打造成为集种植加工、采摘体验、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每到采摘季,都会吸引大量游客,这是游客在采摘蓝莓。

一棵棵挺拔的白桦树在林间矗立,成群结队的蜜蜂在松林间嗡嗡作响,嫩绿的山野菜在泥土里悄然冒出,释放着阵阵清香……辽阔的山林,富饶的宝库,这里便是坐拥400万公顷浩瀚林海,森林覆盖率高达83.8%的伊春林区,在绿水青山中,蕴藏着无数好味道。

5月23日,我市迎来了第三届“伊春生态日”系列活动。这场以“美丽伊春生态康养”为主题的盛会,不仅展现了伊春的自然美景和文化魅力,更向四方宾客展现了伊春森林食品产业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在全省率先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放大农林一体优势,坚持向森林要食物,向林下要空间,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壮大林粮、林果、林菌、林菜等产业链,推动森林食品产业提质、扩模、增效。

当春天的暖风拂过沉睡的小兴安岭,白桦树开始苏醒,它们汲取着解冻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将积蓄了整个冬天的营养物质通过树体细胞循环流动,最终凝结成珍贵的桦树汁。

过滤、灌装、装箱……在伊春北域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隆隆作响,员工全员在岗,他们手法娴熟,正将一瓶瓶晶莹剔透的浓缩桦树汁打包装箱,准备发往全国各地,满足市场的殷切需求。

小小一瓶桦树汁究竟有何底气?据市林草局改革发展科科长李刚介绍,桦树汁源自白桦树干,其色泽透明或微黄,自古以来便被视为亦食亦药之品。在《本草纲目》中,桦树汁被赋予了清肺止咳、护脾健胃、解毒清热等诸多功效。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桦树汁更是被证实具有增强免疫力、改善缺铁性贫血等多重保健作用,并在美容护肤领域也展现出了应用潜力。

我市拥有高达24.87万公顷的茂密白桦林,每年可采集的桦树汁量可达27万吨,为桦树汁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为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我市成立了桦树汁产业工作专班,全面统筹桦树汁产业发展工作。通过高质量建设桦树汁研发基地和森工生物科技实验室,现已完成了桦树汁浓缩液、小分子桦树水、桦树汁片剂等产品的试制工作,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好评。

同时,鼓励本地企业扩大规模,发展桦树汁加工业。近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桦树汁产业发展取得了飞跃进步,生产加工水平、产品附加值、市场认可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目前,我市已有13家桦树汁生产加工企业,形成了从桦树汁采集、保鲜、运输到初级产品加工,再到精深产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其中,7家企业的11款产品荣登省“九珍十八品”品牌名录,持续叫响我市桦树汁产品品牌。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吃干净而健康的食物,过简单愉悦的生活,四季更换、阳光雨露、泥土芬芳,将人与自然紧密相连。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生长在山上或地里的野菜、野果如今成了许多人争相食用的美食。

每到采摘季,一群特殊的“猎人”便深入林间,他们猫着腰,手持工具,专注地在道路旁、山脚下、大河边寻觅。一旦发现婆婆丁、柳蒿芽、猴腿、老桑芹等山野菜的踪迹,便立即“出击”,手法娴熟而利落。

对于这些山野菜,林区人有自己的吃法,老桑芹馅饺子、炒猴腿、或者干脆蘸大酱……这些大森林的丰富物产,不仅惊艳了外地人的味觉,也成了当地人永远斩不断的乡情。

我市林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森林食品资源,这里可利用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储量庞大。其中,刺嫩芽、老桑芹等山野菜多达50余种,黑木耳、猴头菇等食用菌也超过30种。此外,还有刺五加、林下参等500余种中药材。

据统计,山野菜、山野果以及野生药材的总贮藏量分别高达84万吨、41万吨和200余万吨。这些丰富的物产为我市发展山野菜种植、加工业奠定基础。

每年春天,一车车的山野菜被送到北货郎森林食品有限公司,经过精加工,出口到国外,被端上国际餐桌。“采摘下来的山野菜,要在当天及时处理,确保风味最佳。”公司总经理马海东介绍说。

青山酿好水,绿树伴肥鱼。我市水域面积共51.97万亩,境内江河溪流纵横交错,湖库泡塘星罗棋布,拥有702条江河,其中可养鱼水面面积达到9.04万亩,占总水域面积的17%。这里的水温恒定,多为8-20℃,是冷水、亚冷水性鱼类养殖的绝佳之地。

我市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生态和资源优势,致力于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价值,实现了冷水鱼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有4个省级渔业科技示范基地,冷水鱼养殖面积达到1.22万亩,年产量稳定在1200吨左右。主要养殖品种包括虹鳟三倍体、细鳞、鲟鱼、黑龙江鮰鱼、柳根、雅罗、泥鳅等。

2023年“十一”小长假期间,众多向往自然的游客慕名来到伊春,找寻繁华都市里缺少的自然闲适。在龙乡嘉荫,游客们品过自然韵味,又惊叹于游鱼之鲜。

“鱼我吃过很多种,这鲤鱼看似普通,却为何如此鲜美?”在嘉荫县的一家小餐馆内,一位来自西安市的游客尝了尝红烧鲤鱼后,好奇地问道。

老板自信地回答:“好山出好水,好水养好鱼呀!我们这冷水养出来的鱼特别鲜。”

在持续做优森林食品品牌的同时,我市通过“走出去”“迎进来”积极叫响伊春本地品牌,突出品牌优势,推动林下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6月,省林草局推出龙江森林食物省域公用品牌“九珍十八品”,我市共有17家企业、25款产品入选名录。伊春森工鼎红贸易有限公司作为第一批入选企业共有7款产品被授牌,包括松仁、榛仁、蓝莓、蔓越莓、木耳、姬松茸、桦树酒。

随后,伊春森工集团打造了“森林大厨房”线下体验和线上销售渠道,目前项目建有伊春森林大厨房哈尔滨体验店、黑龙江礼物机场形象店、巴洛克店等线下实体店。

省林草局也将省域公用品牌“九珍十八品”——龙江大师菜版块指定伊春森林大厨房运营。一系列举措,叫响了我市森林食品品牌,传播“林都伊春·森林里的家”品牌文化,持续提升我市森林食品市场影响力。

同时,我市积极培育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伊春蓝莓、伊春黑木耳、伊春红松籽等7种产品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铁力林蛙油、五营红松籽、红星蕨菜等8个产品获地理标志保护认证;伊春寒地森林猪、友好蓝莓等产品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伊春蓝莓”现已成为我市继“红松故乡”之后的另一张城市名片,品牌价值16.54亿元。“伊春黑木耳”获得“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黑龙江省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从森林的深处到餐桌近旁,来自森林深处的“伊春之味”为世人提供了味蕾盛宴。林区天然绿色有机食品必将走出大山、走进城市,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上更多人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