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梅花山滑雪场人气爆棚。
鞭炮声声辞旧岁,瑞雪纷飞迎新年。
当南方的木棉花还在枝头酝酿春意时,广东游客张明宇早已裹着厚厚的羽绒服站在伊春街头,他望着雪景,难掩兴奋:“提前一个月抢订的森林木屋,推开窗就是童话世界,终于能在森林、冰雪间热热闹闹地过大年了!”
“热雪”再度沸腾,激情续写“燃”冬。
今年春节,伊春再次凭借独具特色的“森林版”冰雪盛宴火爆出圈,一跃成为全国游客寻觅“年味”的热门新春旅游地。
据统计,春节期间,全市单日旅游接待量达4.5万人次,伊春用“冻感”和“动感”交织的新春方程式,将“冷资源”烹煮成沸腾的文旅盛宴。
为了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早在去年12月初,伊春就超前布局了春节冰雪旅游季,精心策划、深挖特色,可谓是掏出了“家底”。
从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到贴心细致的宠客服务,伊春以十足诚意“引客”,凭卓越品质“留客”。如今,这些努力已经化作春节期间各大景区的热闹景象。
除夕夜,乌翠区冰雪童话乐园灯火辉煌、人声鼎沸。欢快的东北秧歌扭出了浓浓的年味,篝火将漫天星斗映成暖红色,冻梨的沁甜与烤红薯的焦香在人群中流转。网红打卡点“滨滨”“妮妮”大雪人处,落满祈福的红绸,见证着天南地北的相逢。
在百米冰滑梯上,游客们溅起层层雪沫,尖叫着俯冲而下。“比迪士尼极速光轮还刺激!”来自上海的8岁男孩王梓轩扬起冻红的小脸兴奋地说道。
网友“小虎的茶友圈”将他的“茶摊”支在了乐园一角,冰天雪地中,滚水冲开冻僵的茶叶,热气腾腾的清茶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他笑着说:“虽然差点被‘冰封’,但伴着漫天飞雪,品一杯香茗,感受这独特的新年氛围,实在是难忘。”
嘉荫北国恐龙乐园内,来自俄罗斯的安娜一家“闯入”恐龙世界,与“复活”的鸭嘴龙合影;透龙山巅的雪地火锅宴沸腾着人间烟火,游客们就着林间松香大快朵颐;金林区“打钢花”表演现场,1600℃铁水在空中化作万朵金花,照亮00后汉服爱好者晓雯的脸庞。“在伊春过大年太有特色了,每个场景都像动画片一样梦幻,朋友圈九宫格根本装不下。”杭州游客陈春展示着手机里200多张未修原片。
梅花山庄滑雪场更是人山人海,滑雪爱好者们脚踏雪板,在雪道上尽情驰骋。武汉游客许诺言赞不绝口:“这里太棒了!雪道有不同级别,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周围树木环绕,一边滑雪,一边欣赏美景,惬意极了。”
西安游客李坤带着女儿刚下车,就收到了丰林县景区工作人员递上的热帖和姜茶。“每个服务点都备着热饮和急救物资,工作人员全程笑脸相迎。”这位母亲边说边帮女儿贴上热贴,“孩子第一次在原始红松林间玩雪,既安全又尽兴,这才是真正的冰雪奇缘!”
一年又一年,伊春总能带来感动,伊春的“火”,不仅在于冰雪之美,更在于这里的花样宠客。
民宿老板赵大姐免费为游客将标准间升级为全景雪屋;出租车司机李师傅义务为游客当向导;餐馆老板张大哥特意为南方游客准备清淡菜品……这些带着冰碴儿般爽利、又透着炕头热乎劲的“东北式关怀”,正在短视频平台掀起“温情暴风雪”。
“不能让游客冷着胃看风景。”在金山鹿苑,志愿者刘大姐天没亮就架起大铁锅,咕嘟咕嘟熬着姜汤。游客们捧着热气腾腾的杯子,总能听见她念叨:“咱东北的冷是物理攻击,喝口姜茶就是穿件隐形的棉袄。”
这话不假,当上海刘女士捧着热茶,看女儿在雪地里追着小鹿疯跑;当重庆的李智父子被塞了满兜榛蘑,忽然觉得伊春的雪竟是甜的。
除夕夜,友好区鄂伦春风情度假村迎来了南方的一家三口,度假村特意举办“杀年猪”活动,区文旅局工作人员也带着东北特产和特色伴手礼赶来,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美食,分享新年习俗,共同欢庆蛇年新春。
冰天雪地是伊春的禀赋,人情暖暖更是伊春的特色。
要说伊春春节有多“暖”?全市16个A级景区门票全免,滑雪场夜里10点还亮着灯,博物馆讲解员嗓子都说哑了也不歇班。各景区内,姜茶管够,充电宝随借随还,应急医疗保障到位,志愿者全天值守,全力确保游客的舒适体验与安全。
在物价稳控方面,伊春更是盯得紧。当地政府早早就给酒店、餐馆划了“价格红线”,市市场监管局暗访组化身“神秘游客”穿梭街巷,对违规涨价的商家,一经发现,严肃处理。这一举措赢得了上海游客李女士的好评:“在伊春过年,玩得开心,消费也放心,不用担心被宰客。”
当一辆辆旅游大巴依依不舍地驶离伊春时,游客们只带走了三样东西——手机里的冰雪大片,行李里的山特产品,心头难以忘怀的伊春温情。
一场春节之约,一段温暖旅程,因为热爱,所以奔赴。或许武汉游客刘女士的朋友圈配文就是对伊春最好的评价:“原来童话不需要魔法,当整座城市都愿为你造梦的时候,冰雪自然有了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