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情 > 经济建设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日期: 2022-09-19 10:17 来源: 市政府信息中心
【字体:

【经济运行】  2021年,编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并组织实施,全年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好于预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18.7亿元,同比增长7.3%。全力推进5个省“百大项目”和81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市级领导包保责任,开辟绿色通道,创新调度方式,强化财政资金保障,86个重点项目开复工率100%,资金到位率113.4%,完成年度投资67.7亿元,投资完成率107.8%,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84.7%。全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82.8亿元,同比增长8.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1.13亿元,同比增长15.29%。省“百大项目”获得贷款4.35亿元,456户企业通过“四精准融资服务”模式,获得贷款17.5亿元。伊春森工集团与国开行绿色金融合作,获得20亿元综合授信,一期4.85亿元贷款通过贷审。

【对外合作】  编制《伊春市产业招商地图》《伊春市投资指南》《伊春市招商项目册》和《伊春市投资机会清单》,紧盯重点目标企业和在谈线索精准招商,借助经贸交流平台开展招商推介,累计外出招商80次,新取得项目线索113条,签约产业合作项目38个,新建、续建外来投资项目到位资金36.7亿元。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7.2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进口总额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22.5%。嘉荫边民互市贸易区交易中心、仓库主体部分已完成,完成总工程量的80%。嘉荫口岸7年来首次开展明水期过货。同时,与广东省茂名市对口合作日益深化,与江西省宜春市等友好城市交流日益加强,援疆工作取得新成效。

【生态发展】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不动摇,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年度建设任务。森林蓄积量年均净增10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83.8%,连续18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经中国林科院评估,伊春林区森林与湿地资产总价值为1.6万亿元。全面推进林长制,严管森林资源,深入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草原资源专项行动,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56起,处理违建别墅30栋。加大森林经营力度,全年培育优质苗木1.2亿株,后备森林资源培育4.15万公顷、森林抚育10.87万公顷、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0.4万公顷。与省生态环境厅、省林草局、省林科院建立合作共建机制。打好蓝天保卫战,实现“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全域化。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完成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13座,生活污水处理率96%。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完成72家重点行业企业地块风险等级评定工作。同时,完成38个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任务。严格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科学制定碳达峰年度工作要点,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推进清洁高效能源项目建设,双丰林业局生物质热电联产、铁力市生物质热电联产和建龙西钢80兆瓦余热余气综合利用自备发电项目(二期)实现并网发电,铁力市4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完成,乌翠区五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铁力小白河水库建设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启动“兴安岭生态银行”建设行动,初步完成山、水、林、景区、林辅用地、浆果坚果采摘收益权等自然资源普查,建立可抵押自然资源数据库,制定金融机构合作清单,逐步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调查、核算、补偿、转化等机制。有序发展碳汇经济,编制完成《伊春市森林经营增汇试点方案》,稳步推进6个森林经营碳增汇试点工作。

【产业发展】  持续深化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1.79万公顷,绿色有机食品作物种植面积9.47万公顷,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栽培食用菌2亿袋,生猪出栏40万头,落实冷水鱼养殖面积700公顷,林蛙产量6260万只,“伊春蓝莓”品牌价值16.5亿元。做优中医药产业,全市中药材种植抚育面积4.67万公顷,重点打造“五位一体”的林都北药产业园,黑龙江(伊春)中药材物流基地加快建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新入规模以上企业8户。重点产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建龙西钢生产粗钢420万吨,同比增长2.3%,实现产值184.9亿元,同比增长40%;鹿鸣矿业累计处理原矿1500万吨,同比增长82.8%;生产钼精矿(45%品位)3.3万吨,同比增长79.8%,实现产值26.69亿元,同比增长122.8%。四个省级经开区入驻企业142户,实现税收4.1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培育和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顺利产业完成旅游强市三年行动,印发实施《伊春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深化与华侨城、省旅投集团赋能合作,推动岐黄养老养生苑等资源盘活运营,打造“森态旅居”城市新卖点。举办“第十一届中国·伊春森林冰雪欢乐季”,建设伊春冰雪文化创意园。全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5.1%和15%,获评“中国全域旅游最佳目的地”称号。森工集团发展森林旅游康养、特色种养、森林食品等优势产业,推进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建设,营业收入实现5.45亿元。培育红松果林1.1万公顷,加工红松籽1万公斤,近自然模式种植山野菜1600公顷,种植和林下改培种植人参、平贝、返魂草等0.8万公顷。建设湖羊养殖基地6个,湖羊存栏1.3万只。打造了全市首家公益性24小时运营的林城书屋,建设“森林书屋”7个,拍摄电视剧《青山不墨》。

【改革创新】  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做好“三大改革”后半篇文章,正确处理伊春森工集团“省属市管”体制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关系,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放管服”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发展环境。深入落实伊春森工集团“省属市管”体制,全面履行出资人机构职责。完成新设县区森林消防队伍等4类36家机构划转移交工作。完成新设县区事业单位人员落编选聘工作,共落编10685人。新设4县“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理顺到位。推进森林防灭火体制改革,实现应急、森防机构体系深度融合。高质量完成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任务,市直、市辖区、县(市)事业单位分别精简10.6%、5.7%和9.2%。制定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工作方案》。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共减免税费1.49亿元;继续实施电力直接交易政策,新增8户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累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1911.08万元。继续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5户企业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推进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和“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提升至96.9%、县(市)区提升至95.9%。46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便民服务中心,343个村(社区)网上服务站点开通率99%;健全项目服务保障机制,建立全要素保障专班,荣获全省“十佳项目服务专班”和“十佳项目首席服务员”荣誉。加强“诚信伊春”建设,在全国261个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第80位。

【城市建设】  加快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围绕建设旅游强市,努力提升城市项目建设标准,推进城市道路绿化提档升级,加快补齐城市建设短板,成功蝉联“国家卫生城市”称号,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整改验收。哈伊高铁铁伊段全线开工,林都机场新航站楼正式启用,汤嘉公路主体完工,鹤伊高速前期顺利推进,完成8条中心城区道路、14条农村公路升级改造。改造老旧小区22个,主城区棚户区463户,改造供热管网87.1公里。开通5G基站454个,实现城区5G信号全覆盖。抢抓“气化龙江”建设机遇,中俄天然气管道伊春支线建设项目上报国网集团待审批。完成32项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指标,完成城区绿化面积345.7公顷,村庄绿化面积984.8公顷,城区、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0.3%和34.8%。建成森林小区17个,新建林荫停车场1.8万平方米,义务植树93.8万株。深入实施“拆违”三年行动,拆除违法建设436处、2.2万平方米。重点整治小区乱堆乱放、私搭乱建、乱贴乱画,治理城市“牛皮癣”“小广告”等7.5万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林场)振兴有效衔接,市县两级乡村振兴局全部挂牌成立。深入实施农村(林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务实推进农村厕所改革,24个村庄被确定为全省“美丽宜居村庄”候选村。铁力市年丰乡、工农乡北星村被评定为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加快推进林场布局调整,完成居民撤迁林场7个,启动了10个不同类型林场振兴试点。

【疫情防控】  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压实“四方责任”,落实“九早”措施,全面加强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控,严格落实农村、林场和口岸边境疫情防控措施,不断加强“哨点”管理,持续推进核酸检测、转运隔离、流调溯源、医疗救治、物资储备等防控能力建设,县(市、区)疾控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实现100%全覆盖。开展全流程应急演练,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全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坚决服从全省疫情防控大局,派出29名医疗工作人员驰援巴彦和五大连池,完成了接收黑河市918人异地转运隔离任务。  

【民生改善】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56万人,完成计划目标的130.2%,城镇登记失业率3.04%,低于全省计划2.46个百分点。失业人员再就业8858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454人。农村转移就业4.1万人。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6.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惠企政策,营造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新登记企业1500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6.9万户。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0户,新增营利性服务业纳统企业2户。投入促消费资金700万元,开展“畅购林都·乐享消费”暨惠民消费季优惠补贴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全年民生领域支出160亿元,占全部公共财政支出的85%。全民参保实现法定人口全覆盖,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完成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调整工作,为新设“四县四区”公务员兑现车补。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及时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累计投入城乡低保资金2.99亿元,特困供养资金2302.3万元,保障了城乡6.38万低保对象和1752名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十五连增”。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008.4万元,救助8884人次。  

【社会事业】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投入1.89亿元改造提升135所学校和幼儿园,高考文理科平均分位居全省前列,本科入段率达到79.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高于省定标准11.9个百分点,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市综合实践学校入围全国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全面落实教育“双减”政策,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由原有的78所压减到14所。深入开展“健康伊春”建设,市中心医院医养中心落成运营,市传染病医院改造升级,全市2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线上预约诊疗服务,完成新设“四县四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设置,组建各类医联体13个。169种药品和耗材实行带量采购平均降价60%,全市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98.6%。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实践所46个、实践站345个,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开展了“全民健身系列活动”、青少年五人制足球联赛、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等全民健身活动。

【综合治理】  持续加强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网格化建设与信息化、数字化有效融合,制定了《伊春市关于加强网格化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强镇扩权纵深推进,新设镇全部按照县级标准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持续推动村场、社场一体化建设,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发放特困群体独生子奖励补助资金760.72万元,完成1.37万名退役军人“两费”发放。实现国家双拥模范城“七连冠”。荣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称号,第三次捧得“长安杯”,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持平、死亡人数下降20%,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下降50%和28.57%,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同时,强化政府隐性债务管控,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治理金融乱象,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