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生物经济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物经济的重大战略部署和省市委对生物经济作出的一系列工作要求,积极打造生物经济新基地,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充分发挥寒地、林下资源优势,以依靠生物经济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为主题,加速提升生物产业创新能力,培育生物医药、生物食品等生物产业集群,打造具有伊春特色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构建我省林区寒地生物产业带,推动生物经济成为伊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引擎。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开展对外招商交流活动
一是在黑龙江—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交流合作恳谈会上签约了伊春市万润碳基高效有机肥建设项目,签约额4600万元。二是推进和顺堂与铁力市利源堂中药材公司开展供应合作,签订首批1吨人参、0.5吨红参片供货单。三是在跨国公司龙江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工作坊推介会、伊春市总商会·北京龙商会·北京融商学院交流座谈会等推介活动中,充分展示我市生物经济产业优势资源,签约了南岔县原料药车间工艺研究及生产线建设项目、汤旺县中药材种植加工2个项目,签约金额7700万元。
(二)全力推进生物经济项目建设
截至目前,伊春市已谋划生物经济项目58个(其中:生物医药项目17个,生物制造项目1个,生物农业项目26个,生物能源项目3个,生物环保项目11个),总投资30.1亿元。谋划生物经济招商引资项目18个(生物医药5个,生物制造项目3个,生物农业项目6个,生物环保项目3个,生物医学1个),总投资19.3亿元。特别是和安徽丰原集团合作的聚乳酸项目,现已起草项目合作方案,并对项目整体规划、筹备情况进行研讨。同时,重点推进乌翠区中药材物流基地、丰林县废弃木耳菌包资源化利用等9个在建项目,总投资11.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亿元。其中,铁力市葵花药业技术改造、友好区成钧中草药加工厂等7个项目已列入省生物经济“双百工程”,截至目前,已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5500万元。
(三)加快伊春小兴安岭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编制建设方案。为充分利用小兴安岭优质道地药材和生物医药产业资源禀赋,进一步加快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伊春小兴安岭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方案》,建立了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市直有关单位参加的生物医药产业领导小组,定期审议产业发展事项,协调产业发展瓶颈问题,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2.积极开展招商和对外合作交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利用伊春市·外埠商会“1234”现代化生态产业座谈交流会、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发布会等契机,大力推介我市生物医药产业。成功举办2023“寒地龙药”·伊春铁力平贝节,以节招商,以节引资。青岛袁策寒地育种、中兽药饲料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进展顺利。
3.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产业园内葵花药业技术改造、鸿源谷稻年产30万吨化肥建设等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570万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农药包装物处理项目稳步推进,正在选址阶段。铁力市中药渣资源化利用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项目建成后,年产饲料原料500吨、添加剂预混合饲料150吨、生物质燃料100吨,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1800万元,利润100余万元,可增加就业人数为20人。乌翠区特色农林产品产业园项目依托小兴安岭山野果资源优势,致力于山野果酒及饮品的科技研发、产业链延伸和市场开拓。
4.坚持稳步推进,发挥生物经济带动作用。结合《伊春小兴安岭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方案》,定期填报年度工作要点台账,增强园区集聚效率,推动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产业园金字招牌持续巩固,北药仓储冷链物流、蓝天制药中药车间技术改造等重点项目已按期竣工投产。积极兑现产业扶持政策,加快企业发展。截至6月末,葵花药业、喜人药业等22户产业园内的规上生物经济企业实现产值4.24亿元,同比增长7.3%。
(四)扎实推动惠企政策落实落地
一是积极落实国家、省、市生物经济领域扶持政策,生物经济专班成员单位每月深入生物经济重点企业(项目)开展服务,已解决包装材料短缺、缺少产品展位、用工短缺等问题6个。二是积极组织我市生物医药企业开展2023年度省级生物经济政策申报工作。经审核,林宝药业、五加参制药2户生物医药企业符合政策申报要求,将为企业争取资金奖励31.84万元。三是组织企业开展省2023年度重点医疗物资产能储备公开招标工作,葵花药业、林宝药业、五加参药业参加了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注射液、桑菊感冒片3个品种竞标。
(五)加快推动生物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一是强化生物经济领域科技攻关。2023年度,实施市级生物经济领域科技项目22项,补助经费179万元。目前,项目资金全部拨付到位并按期开题。二是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加强伊春—茂名科技创新工作互学互鉴,邀请广东恒福医药、化州市华逸中药等企业来伊考察北药精深加工项目,推荐我市优秀成果4项。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筹备建立阔叶红松林生态修复工作室。三是指导组建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北域时代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回龙湾牧业与中国农科院特产所、宝宇农业科技与省农科院、建龙西钢与哈工大合作,分头组建雪貂养殖、森林猪养殖和炼铁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目前,4个创新平台已完成省级备案公示。
(六)示范推广生物农业
一是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微生物菌剂示范推广,在伊美区、嘉荫县等地落实大豆根瘤菌剂28.6万亩,铁力市落实水稻微生物菌剂面积5万亩。启动实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等3个市级重点科技推广项目。二是统筹推进生物技术发展。推进化肥减量增效,落实田间肥效试验27点次,建设“三新”区域示范区25.5万亩,建设“三新”航化作业展示区18万亩。完善重大病虫疫情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建立重大病虫监测点146个。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462个,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46.28吨。三是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指导服务。利用“伊春农技课堂”、“空中课堂”等线上平台,开展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培训50场次,受众达1万余人。组织15名市级科技特派员,深入南岔县、嘉荫县、铁力市等地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50余次,服务农民5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余份,解决技术问题100余个。
(七)积极推进生物林业发展
扎实推进种苗培育和山特产品采集,全市完成优质种苗培育1.4亿株,新播面积240亩,其中红松新播面积200亩,预计可产红松S2-0成苗5000万株。上半年,共采集野生林产品10.8万吨。其中,山野菜9.6万吨、野生食用菌105.48吨、野生山野果1076.3吨、野生山药材3782.9吨、其他品类7086.1吨。大力推进桦树汁产业发展。组织我市企业参加省林草局举办的“龙江森林食物九珍十八品名录发布会”,伊春桦肽生物药业有限公司、黑龙江北域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7款桦树汁产品成功入选名录。
二、下步工作安排
一是压实落靠工作责任。落实市县两级生物经济专班推进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调动各方资源力量协同发力,聚焦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明确具体指标和任务清单,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任务落实落靠。
二是突出抓好平台招商活动。充分利用进博会、投洽会等国家、省举办的经贸交流活动,精准对接参会企业,推介我市生物经济产业和重点招商项目,力争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形成新增量。
三是做大做强生物经济项目。加强生物经济项目谋划,完善“无中生有”“有中生新”项目库。打好生物经济产业项目“夏季大会战”,落实领导包保项目工作制度,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运行中的问题,做到“一企一策”“一园一策”。
四是稳步推进产业园建设。以完善北药产业链为重点,以优质产品和服务为突破口,打造特色鲜明的小兴安岭医药产业园,鼓励企业依托当地北药资源优势,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探索与科研院所创新合作模式,促进企业转型与产品更新换代。大力提升生物医药加工能力,延伸医药产业链条。
五是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财政资金引领作用,加大对上资金争取力度和政策支持,重点加大对生物产业创新、技术攻关、载体建设、集群培育、人才引进等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认真谋划储备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引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
六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生物经济重大科技攻关和应用技术研究,组织实施有重大影响的科技项目,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和培育市场主体发展为科技型企业。
七是推广应用农业先进技术。继续加大优新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力度,做好品种展示田的田间管理和数据采集。编印主推技术资料,将技术推广工作同乡村振兴、菜园革命等工作相结合,召开田间现场观摩会,带动技术推广应用和提高技术到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