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伊春市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日期: 2024-12-06 10:22 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
【字体: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境内水系发达,大部分河流属于跨国界河流的支流,水环境敏感,且矿产资源丰富,采选矿业发达,整体环境风险防控压力大。近年来,伊春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坚持把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强化对采选矿、制药、热电联产、污水处理和垃圾填埋等重点行业的风险管控,自2021年以来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牢牢守住了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提升基础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应急队伍建设

伊春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安全,大力推进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成立了专门的环境应急机构,包含环境应急监测职能,编制为22人,下设铁力和嘉荫两个分中心。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建设环境应急物资库和应急监测实验室,配备污染态势研判、通信和安全防护等类型应急物资,各类监测仪器,为环境应急处置打下坚实的保障基础。强化应急管理和监测培训,不断提升环境应急队伍的处置和监测能力。

强化源头防控能力,建立隐患排查新机制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原则,对环境风险源和敏感目标开展常态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实行“企业自查+县区检查+市级抽查”三级排查制度,深入危险废物和尾矿库等重点行业、重点流域区域、重点工业园区等进行大排查。制定《环保设备设施应急管理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表(试行)》,分门别类建立重大( 红)、较大(橙)、一般(黄)三个级别的隐患问题清单,实现风险隐患类型清、整改责任明,确保隐患整改到位。指导全市10个县(市) 区级政府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督促233家环境风险企业完成应急预案备案,健全全市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切实提升突发环境事件防范和应对能力。

增强信息综合能力,用好环境应急指挥平台

为提升应急响应速度、高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实现应急队伍、应急物资“一张图”、“一张网”“一套数据标准”(即一张视频指挥+应急管理图、一张市县区三级应急指挥网、一套隐患排查信息共享数据标准)指挥作战系统。打造了集环境应急事件的综合管理、辅助决策、应急处置、移动应用等多功能一体综合性信息化的“伊春市生态环境应急指挥系统平台”。该平台实现全市生态环境领域应急联动、数据共享,同步与手机、执法记录仪、无人机等开展视频连线。在平台上能通过排查时间、企业类别、隐患类型等要素进行信息统计分析,掌握全市环境风险隐患类型和特点,有针对性的治理并消除隐患。

夯实事件应对能力,扎实推进“一河一策一图”

伊春市编制“一河一策一图”方案的河流为8条,占黑龙江省41条总体任务数的20%左右。本着因地制宜、重点明确、上下衔接、精准备战的工作思路,已全部完成乌拉嘎河、汤旺河、依吉密河等流域的方案编制,将环境应急空间设施、环境敏感点、水文数据等上传至平台。同时,建立跨地市、跨区县的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水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为开展溯源分析、源头阻断、截流引流、投药削污争取主动权,做到精准应急、科学应急,实现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防控。

下一步,伊春市将持续推进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全面加强环境风险管控,及时妥善科学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生态环境安全保障。

来源:监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