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时  效:
名  称:
伊春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伊春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2-07 15:11来源: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访问量:
字体: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营商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完成省、市《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部署的重点任务,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主要举措与成效

(一)贯彻落实党组会议会前学法制度。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黑龙江省规范行政许可条例》等法律法规列入2024年普法责任清单,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截至目前,已开展会前学法20余次。

(二)依法依规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按照市司法局《关于开展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全面清理我局现行规范性文件。经与国务院宣布失效的183份文件认真比对,筛选出我局2份规范性文件失效。

(三)深入宣传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强化宣传效果。落实“旬简报”工作制度,围绕11个营商环境评价指标领域,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对市级工作专班、各县(市)区报送的工作动态进行编辑整理,以专报信息形式呈报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和成员,并印发至各县(市)区。截至目前,《伊春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动态》简报信息已印发19期。

(四)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先后印发了《伊春市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任务分工方案》《关于做好“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重点事项承接的函》,将13个“一件事”的每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确保件件有着落。截至目前,首批国家13个“一件事”我市已全部承接到位;新一批国家“一件事”已承接6个,19“一件事”通过线下综窗、政务服务网及全省事APP三个渠道累计办理1.26万件。

(五)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五级六十同”。目前全市已认领政务服务事项3.3万项,市县两级事项认领率提升至100%,基本实现“应认尽认”。同时,构建以全程网办为主,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为辅的服务模式,推动更多事项“跨省通办”。 市、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均设立了“企业之家(企业服务专区),通过整合资源,集中答疑解惑,推行“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办事更便捷。积极扩展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全市生成国标电子证照94种,电子印章1520个,电子印章使用次数22.8万次。

(六)发挥惠企政策服务平台作用,推动更多政策实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依托黑龙江省惠企政策服务平台,推动全市各地各有关单位持续开展惠企政策“应上尽上”,着力提升惠企政策事项网办率,并根据企业类型标签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截至目前,我市已发布惠企政策75条,拆解事项134条,事项网办率、推送率均达100%。

(七)持续开展“政商沙龙”活动,畅通服务企业“快速通道”和解决问题“绿色通道”。印发《关于2024年“政商沙龙”活动相关要求的通知》,组织各地各有关单位全面开展“政商沙龙”活动,每月对各地各单位“政商沙龙”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梳理汇总。截至目前,全市各地各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政商沙龙”活动365次,联系服务市场主体1436家,解决市场主体提出的问题建议343个。

(八)持续提升政务数据服务、管理能力。依托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进一步开展全市政务数据共享目录梳理更新工作,截至目前形成政务数据共享目录7643条。建设一体化政务数据资源中心,持续做好政务数据汇聚工作,目前已汇聚公用事业、交警、公积金等多部门的政务数据35.5亿条。

二、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部分党员干部学法用法意识还不够强,法治思维尚未完全建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的能力还略显不足。二是开展直接面向群众的普法宣传较少,宣传方式不够灵活,普法的针对性、实用性有待提高。三是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工作举措还不够多,创新意识还不够强。

三、2025年度工作安排

(一)压实工作责任。贯彻落实局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提高全员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按照法律法规立改废释要求及时动态调整权责清单、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继续组织各地各有关单位做好惠企政策事项“应上尽上”,督促相关单位履约践诺,化解企业诉求。

(三)强化普法教育。认真做好普法宣传工作,持续加强全局党员干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全面提升法治工作能力。

分享到:
TOP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